安分守己当昏君_安分守己当昏君 第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安分守己当昏君 第8节 (第2/6页)

想找人代劳批红这项工作,就找到了宦官。

    甭管旁人怎么看宦官,但对皇帝来说,这些才是‘内臣’,朝堂上的读书人则是‘外臣’。朝臣们可以靠着考学、师生、同乡等各种关系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实在混不下去还能辞官走人。

    只有宦官,存身立命是百分百只能依赖皇帝的。

    于是又诞生了司礼监太监代皇帝批红的制度。

    绝大部分制度的优劣,都要看执行人的水准如何:靠谱的皇帝,能自己把握住朝政大事,司礼监只是代行不敢妄行。

    但有的……

    在职场上常听到这样一个词,叫做‘优化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裁员),而有的明朝的皇帝,就是把自己从这条工作流程里优化了出去。

    形成了上书官员-内阁-司礼监宦官-执行官员这样一道流水线。

    姜离想到这儿,再次望向于谦。

    她懂了——

    批红在司礼监手里,而王振正是皇帝十数年如一日信重的,司礼监的头把交椅掌印太监。

    于谦哪怕做了兵部尚书,他想要做的所有事,也必须得经过这道批准。

    如今的兵部尚书邝埜,为官谨慎老道,虽不似那些谄媚顺从王振的官员得意,但到底没有与王振结仇被他视为眼中钉。

    那么兵部的十道条陈,到王振手里,总能通过几条,于谦在兵部还能辅助邝尚书做些实事。

    但换了于谦去做尚书……只怕王振不但不会通过他的十条奏疏事条,还要倒给他找十条的麻烦。

    那么于谦便是在兵部能说了算也白搭——若是吏部(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