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_第三百六十三章 培育新品种的西红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三章 培育新品种的西红柿 (第4/5页)

红柿,但要在现实世界的温室里重现并完成制种工作,最快也要四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种植验证新品种又要三四个月时间,想出最终的科研成果,起码到明年的年中了。

    这些庞杂的实验工作当然不可能全部由秦克和宁青筠来做,他俩只会参与最重要的环节,比如去雄和授粉,还有制种。其余的工作,就主要交给招来的研究员魏学铭,以及几个老农来负责了。

    秦克还打算编个小程序,让微光按他制订的函数曲线,远程自动处理大温室里的温湿度、光照度等工作,以保证最大限度地还原出虚拟世界里的实验成果,确保能一次成功,孵化出技术专利来。

    除了专利外,论文也很关键,等专利完成注册后,秦克还打算与宁青筠共同写一篇论文,发表到国内顶级期刊甚至是国外的《自然》杂志上,提高这个专利的知名度。

    ……

    辞别了周树涛,秦克与宁青筠边走边聊,很快就敲定了先实施“西红柿育种改良”实验计划。

    秦克并没有直接告诉宁青筠最正确的种子配对方案,只是以“假设”的形式,提出了三十多种不同的配对方案,里面有正确也有错误,但只要同时进行试验,必定会成功地培育出七种优质的新品种来。

    缺点是多花些人力物力,好处是能非常自然、可信地形成科研成果。

    宁青筠对这个课题非常感兴趣,她兴致勃勃地主动包揽了编写实验策划书,以及论文的理论部分工作。

    现在她已跟着秦克学完了大一生物系的基础理论知识,只要再补上“作物育种学”方面的知识,这论文的理论部分基本上就成型了,再加上接下来一年培育种子的详细实验数据,就能写成一篇论文。

    这事两人倒不急,一年后能申请专利,两年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