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26节 (第2/6页)

,嘴里一直念叨着,“重大机密、重大机密……”

    “也就是说,最低也超过1600?可能还要高!怎么可能啊?彭辉?那家伙?”

    “不可能……”

    “不行,必须确认一下!”陈建林猛地坐了起来,开始打电话找关系打听更准确的消息。

    第一百一十四章 随遇而安,慢慢想,所以我就想通了!

    陈建林的关系网确实很庞大,他以和老朋友闲聊的名义,连续打了好多个电话,最后从航空研究院的一个老专家挖出了消息。

    “常规手段制造的钛合金,抗拉强度超过1700。”

    这是老专家简单的介绍,再详细的就不多说了。

    但是,一句话足够让陈建林了解情况了,钛合金抗拉强度超过了1700,足以说明彭辉团队完成的研究,已经完全超越了国际先进水平,也怪不得会列入重大机密行列。

    这种级别的研究,足以让钛合金的研发技术,加速一般的推进发展。

    好多相关的研究都会因此而受益。

    陈建林只感觉不可思议,他所知道的彭辉,绝对没有这么高的水平,但对方确实研究出来了。

    “难道是运气好?”陈建林实在是想不通,但他也没有心情关心这个了。

    他放下电话以后,坐在椅子上想了很久。

    彭辉的团队完成如此重大的成果,只要做项目结算就肯定会牵扯到同类项目。

    虽然他们的项目资金来源都不一样,但不管是航空集团的航空材料院,还是自然科学基金,都可以归在‘国家资金’范畴内,重大项目审查的时候,数据是会被调去做参照的。

    哪怕他们的项目已经终止暂停,但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