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24节 (第6/6页)
好多项目名字也看不懂,看一眼只是觉得很厉害,其他就没什么可关注的了。 那些关注优青资助的都是学术圈的人,他们都可以说是专业人士,只要仔细看一眼新闻,就能注意到王浩的名字和项目。 王浩的名字倒是很平庸,即便是看到这个名字,也很难想到西海大学的王浩。 但是,项目内容实在太特殊了。 ‘质数分布概率研究’,一看就是最高难度的数学研究,而且是归属‘解析数论’领域。 在国家科学基金资助名单中,类似的研究几年都见不到一个,一般能申请到的也是顶级数学教授,而他们申请的都是面上项目。 优秀青年基金资助的大多都是数学应用研究,数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多数面向的都是偏微分方程以及泛函、拓扑研究等领域。 年轻学者研究数论,能获得资助是极为少见的。 原因也很简单,评审专家不会相信有年轻学者能在数论领域获得成果。 这和年龄也没有关系,主要还是涉及的领域难度太高,国际上数论领域的成果都非常稀少,甚至可以用罕见来形容。 解析数论的每一个有影响力的成果都会是最顶级的研究。 有好多学者看到优秀青年资助公示名单中,有王浩申请的质数分布概率研究,也顿时感到非常的惊讶。 在知道王浩完成过阿廷常数的存在性和有界性论证,倒是觉得能通过优青评审也是很正常的。 优青评审很大程度上看的是申请学者以往的成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