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第2/3页)
空地上堆在一起,等着赵村长过秤。首先就是新收的花生,将近五百斤,去了土收拾的干干净净装在五个大麻袋里。之后就是零零碎碎的白米、高粱、豆子、粟米,都是又干净成色又好的,是沈家人一大家子预备秋收时自家吃的,一样有个几十斤,总凑满了七百斤。 连沈老娘藏在橱柜里的一口袋白面也被翻了出来,把沈老娘心疼的要命:“就那么一小口袋,是留着年节包饺子的……”他们家今年的旱地种了花生就没有种麦子,过年的饺子就指着这口袋白面了。 也亏得老沈家人口挺多,才能留下这么的余粮。即便如此苗兴还挑三拣四,嫌弃米不够白,面不够细,也就这新收的花生还算让他满意,捏了几个递给苗氏和沈青:“这花生还不错,回头我帮你们背去县城换了杂面,这四五百斤花生能换一千多斤的杂面,你们娘俩省着点能多吃大半年。” 花生这种精贵物哪有自家全留着吃的?能留下几捧过年的时候炒了待客就算大方了。沈家今年种了难伺候的花生也是为了多卖些钱,沈壮眼瞅着大了,要攒钱给他说媳妇了。苗兴盘算着,拿到县城卖了换成杂面或高粱、粟米,省省够吃两年。 他们娘俩才能吃多少?农家人其实也没有紧着正经粮食可劲儿吃的,都是一半粮食配上瓜菜野菜,还有红薯土豆混着米面一起煮,省粮食的很。 想到这里苗兴又道:“地瓜和土豆没给你们拿,这两样不比粮食顶饱,咱们自家也种了不少,等过些日子收了给你们背一口袋来。”这两样最不挑地,尤其地瓜,山上开片山地就能种,不值当什么,当然还是挑贵价的拿。 沈青连忙谢过了大舅:“这花生也不用全卖了,舅舅拿回去些给巧娘、小善、雪娘尝尝鲜,这都是我亲自拾掇的,干净的很。”比沈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