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随军日记_第1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节 (第3/6页)

时期留下的建筑,她猜测这座楼是几十年前外国人修的。

    这般想着,队伍里有人就道:“老医院的这座楼用许多年了吧?”

    有人就回答:“可不!少说也有六七十年。我妈还是小姑娘的时候楼就在了,她说我姥爷当年还来这里拉过车呢。牢固是真牢固,当年可是找了好多壮丁盖的楼,亏得是新社会,咱们才能进到这里。”

    这楼从前说外国人的医院,五成都是黄头发绿眼睛的外国人,普通百姓没那个胆也没那个钱敢踏足这里。

    后来被国家收缴,改成市医院。

    等市医院搬迁后这里就空下来了,原先政府想把它改成防疫站的,但面积又太大,正琢磨着要不要再加个兽医站等其他部门时,药厂和化工厂的申请就打上去了,经过讨论后把这片地方批了下来。

    这座洋楼从外面看很大,进去后发现更大。

    洋楼总共三层半,起码占地500多平方,单单是一楼就有12个房间。

    光线一般,闻嘉嘉逛一圈后这般想。在她看来,窗户还能开得再大些。

    但想开大就得砸了部分墙嘛,工人才不乐意折腾呢。

    紧接着上二楼。

    洋楼挑高七米,所以二楼就有种登高望远的感觉了。站在二楼,竟然能穿过栋栋房屋瞧见药厂的建筑。

    二楼同一楼一样,也是生产车间。

    三楼就不是了,三楼是各种的会议室和办公室。

    至于剩下的“半楼”在哪儿?

    不在三楼上面,而在一楼下面。简而言之就是地下室。

    这可太正常了,建这栋楼的时候战火纷飞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