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第2/3页)
。不行,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回到旱灾上来! 当年的地理课上曾经学过,华北大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气象原因外,也是因为春季用水量大,还没有降水及时补充水位线,又没有储水设备。就算有朝廷的救助,可是在水源利用率这么低的古代,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贾瑚在分析了这些问题后,直接给出了几个解决方案: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先赈济灾民。这些事情,六部官员做了那么多次,都是熟手,没什么可赘述的。但是赈灾之后,在下次灾害来临之前要做的事情,才是重要的。首先,是人口控制。在“多子多孙多福气”的背景下,贾瑚没敢说出计划生育这件事来,而是着眼于人口迁徙上。闯关东是山东民族自发的行为,但是如果朝廷插手介入,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再有,水泥都已经在去年用在水灾上了,那么建立储水库也是可行的。在水源利用率上,贾瑚努力回想自己曾经见过的屋檐改造和滴灌法,画出了这两样东西的外形特征。然后又写了好多用以养护水土、改善生态植被的方法。 眼看着差不多学子们都交卷了,剩下为数不多的人里,只有贾瑚满头大汗的又写又画,忙的不可开交,一下就把皇帝和考官们的目光给吸引过去了。 皇帝皱了皱眉,难道这个自己看好的孩子是想不出来好的赈济方法么?是的,皇帝也没指望一群新科学子能写出什么惊才绝艳的计策来,只是希望这些即将进入朝堂的人能对即将面临的事情有个直观感受——这是你们将来会遇到的事,无论是留在京都还是到各地成为庇护一方百姓的父母官,都有可能会遇到。 于是皇帝走到了贾瑚的身边,看着贾瑚答卷。才看了开头几行,皇帝“咦”了一声,立刻全部心神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