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69节 (第2/7页)

闽人,可为官几十载,一直辗转于福建布政司各地,从小小同知、知县,三年复五载,等着缺额,一步步做到今天的位置,娶妻于此,生子于此,怎么也算得上半个本地人了……裴大人回京后不妨翻翻谢某的履历,何曾有过考满不佳,又何曾有过尸位素餐?”

    “裴大人看看外头。”谢知府指了指高阁窗外,放眼望去,鳞次栉比,红砖绿瓦,依稀可以看出整个泉州郡城的繁华,说道,“百姓何曾在受苦受难?这是对本官的侮辱和诋毁。”

    又道:“不是谢某不自谦,裴大人出去打听打听,这满城老百姓,谁不道一句知府大人好。”

    裴少淮岂会被这“一叶障目”的话术忽悠。

    谢嘉这一番自我感怀的话,非但没让裴少淮感动半分,反之心生鄙夷。

    有时候,回回考满皆佳,更显其假。

    “孩提启蒙诗尚且道‘一支独秀不是春’,谢知府却想独用这郡城繁华掩饰百姓苦楚?”裴少淮撕破谢嘉的伪装,问道,“泉州七县,从西到东数百里,万户人家,独郡城百姓是谢知府的百姓,谢知府只当郡城的父母官?”

    守着何等繁华的泉州港,只养富了一个郡城,竟还敢往自己脸上贴金。

    大姓氏住在这郡城里,便松松手指缝,养着郡城的体面罢了。

    裴少淮又问:“谢知府说自己算半个闽人……且不论整个大庆,闵地其他府城州县的百姓就不是百姓?”

    这开海的港湾不是哪个郡城的,更不是专属于谁的。

    “武夷的茶坊,德化的瓷窑,闽北的西乡纸……恁多的作坊匠农,哪一处不是靠泉州港养活着?”谢嘉继续辩着,他道,“如今是裴大人要打破此地的平衡,摔了他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