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09节 (第1/8页)
意思是,访单上的话虽然不好听,兴许也有些失了偏颇,却是为了铲jianian除恶,是诤言。 “功绩册里论功也论过,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唐给事中盯着字眼不放,那便改为功过册好了。”裴少淮应道。 至于吏科给事中再度偷换概念“诤言”,裴少淮言道:“冯唐诤言出魏尚,武涉诤言说韩信,吾正是曾官居科官,方知言官之紧要。然而,陛下已然赐权言官谏言,令尔等大胆言说,是平日里公务太忙来不及上奏,还是衙门里缺了空奏本,有何谏言是不能写在奏折里的?非要等到京察时,写入小小访单中。又有何谏言是不能光明正大上疏的?非要借着访单匿名暗藏身份。” 一语道破了众臣们想保留匿名访单的心机。 裴少淮还未说完,接着道:“陛下授权六科十三道言官谏言,为的正是唐给事中口中的‘扬清激浊’‘铲jianian除恶’,倘若言官谏言仍不足够,而要靠一难辨真假的访单,长长六载不谏言,而要等到一朝京察时,是不是说明六科十三道平日疏忽职守、失察失责?” 明明身负谏言权,却要盯着访单看。 这番话里,就差一句“留你何用”,罢官换下去得了。 毕竟廷议时,辩着辩着,把自己的官说没了的,从前也不是没有过。 这时,吏科给事中陡然失色,脸煞白着退下了,他本还想着“死谏”证一证文人风骨,然裴少淮一句话把他和六科十三道绑在一块,他哪还敢以一己代表言官,还是让别人来罢。 科官下场,轮到堂上官们。 堂上官是指正三品及以上的朝廷大员,未必是正官,但必定官居要职。 假若说废了访单,是动了言官们的谏言权,那么废了堂审,改为堂考,则是动了堂上官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