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23节 (第7/7页)
九成银,净多收三钱的白银,远超造币所需火耗、人工。”即便是没有商品贸易,只论银币换白银,也是大庆占优。 又言:“眼下百姓用银币可换得更多物件,夷人得银币,百姓得所需,而国库不减反增,可谓朝廷与百姓皆可得利。” 这句话皇帝听得最明白,眼睛亮了亮。 半晌之后,皇帝若有所思言道:“先是修改朝贡之策,再是银币流出,朕怎么觉得裴爱卿下一步是要上谏全线开海?” 果然,皇帝也不傻,揣摩出了裴少淮的心思。 裴少淮赶紧顺势行礼,实诚道:“陛下圣明。” “裴爱卿不辩解一下?” 裴少淮摇摇头。还是直接承认来得快一些。 “善。”皇帝言道,“那就依裴爱卿所言,给四夷藩国赐银币,准许百姓与夷人以银币买卖易物,宝泉局可以开始考虑赐币纹案了。” 裴少淮心想,既然是推广银币,自然要保留最原始的图案,背面仍以稻穗、黄河、泰山、皇城、团龙为宜,正面则可锻造“大庆皇帝赐某某藩国”等字样。 裴少淮“乘胜追击”,问道:“陛下……那全线开海呢?” 皇帝一笑,道:“裴爱卿好打算,一句话就想省去一篇谏言。” “臣不敢。” “那便好好写,等爱卿呈了折子再议。” “臣遵旨。” 裴少淮走后,皇帝唤来萧内官,说道:“传朕口谕,立刻召兵部尚书入宫觐见。”他算了算日子,喃喃自语道,“在家躺了十日,张令义这个滑头也该歇够了。” 听了裴少淮的话,皇帝知晓造好银币便可从海外源源不断获利,宝泉局成了重中之重。 他要让张令义增兵严加看守才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