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33节 (第2/7页)
节,皇帝此时理应身穿冕服,坐于龙椅上,接受百官的进表。 编钟乐声传得很远,宫外人闻之,皆以为万寿节大典正如常进行。 南镇抚司诏狱中,一排牢门次第打开,直通小院。燕承诏身穿飞鱼服、佩戴绣春刀,快步走入小院,对裴少淮道:“老鼠全部出动了。” 裴少淮知晓今日紧要,穿了一身简便的劲服,问道:“进来了多少人?” “六千一百八十二人。” 裴少淮有些佩服燕承诏的本事,夜里乌漆麻黑的,竟能把贼人数目算得如此精准。 燕承诏继续道:“昨夜四更天里,叛贼登上北山,宫内有人接应,大开神武门迎敌,叛贼很快便封锁了大善殿和中轴三大殿。其中,还有一支叛军去了东宫。” 正如裴少淮之前所料,叛贼发动宫变会从北边攻入。 “淮王入京,不是只偷偷带了两千余私军吗?”裴少淮问道。 燕承诏应:“多出的四千人,或是早早蛰伏于京都,或是从山海关方向混进京都的。” 裴少淮心中了然,无怪对家要杀掉楚王,声东击西,试图把燕承诏牵制在武昌府,原来这场宫变他们蓄谋已久。 只怕淮王自己都不知道,助自己发动宫变的贼人,大半都是自东北而来。 发动宫变,不同于起义、起军,靠的不是大队的兵马冲破城池,夺下皇城,而是安排精锐潜入宫中,通过封锁皇宫,利用宫内外的信息差,达到挟持君王的目的。 淮王要的不是宫毁人亡,他要的是,逼皇帝下旨换储,把皇位传给他。 严逼之下,只要皇帝松了口,又有大臣支持,这场宫变就成功了一半。 既然布的是个局,自然有破局的安排,燕承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