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39节 (第1/7页)
三月二十八日四更天里,伯爵府灯火通明,兄弟二人各从院中出来,裴少淮身着深青官服,头戴乌纱帽,而裴少津身着礼部所发的贡士服——青色圆领棠苧蘭衫。 一深一浅,均为青调。 兄弟二人皆是要入宫,裴少津是参加殿试,裴少淮则是作为官员,参加殿试前的大礼。 裴少淮亲自为弟弟戴上方巾,令其更添几分儒雅的文气,并叮嘱道:“今日皇上亲自出题,想来与以往的路数颇有不同,然万变不离其宗,你大胆去写便是了。” “大哥,我省得了。” 灯笼辉光映照二人脸庞,兄弟并肩站在一起,几近同高。此等寻常情景,在这样特殊的时日里,叫人见了动容。 两驱马车启程,并齐朝东而去,临近皇城墙下了,才道别分开。裴少淮身为京官,上朝由午门进去,而裴少津参加殿试,要与其他考生先齐聚承天门外。 辰时到,天子驾临皇极殿,文武百官及三百余名考生行大礼,殿试开始。 裴少淮列于百官当中,因知晓是皇帝亲自出题,他对今年殿试的策论题目颇有几分好奇。依照常规,策论出题一般含有三个层次——首先以圣人治国方略之言为引子,随后联系历朝史实或是当朝时事,最后让贡士们就此谈见解、主张。 涵盖三层,策论题目一般有数百字。 胡阁老宣读殿试题目时,却只有寥寥几句,只闻:“天子策问天下文士,论大庆开海之利弊,提扬长避短之良策。”简练干脆。 也足以见得,皇帝对于开海一事态度很是坚决。 题目宣读完毕,群臣退下,贡士们席地而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