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39节 (第5/7页)

,这一字一句皆可在过往日常里找到蛛丝马迹,原来与夫子、父亲、南居先生还有大哥平日里的叙话,也是一种积累。

    天色将晚,场上仍有不少贡士奋笔疾书,裴少津交卷后,自东南角侧门离开大殿,等候言成出来,在礼部官吏的带领下出了宫。

    殿试结束,三日后的传胪大典,结果自见分晓。

    ……

    当晚东阁灯火通明,内阁大学士和六部九卿在京正官无一所缺,只因皇帝说了一句:“朕要亲自阅卷。”

    胡阁老问道:“陛下亲阅,老臣以为糊名一步可省却矣。”毕竟糊名是为了防臣子私心,不是为了防皇帝选臣。

    “还是依规来办。”皇帝摇摇头,继续道,“为了公允起见,殿试取士只论见解精辟与否、文章蕴意深浅,不问姓名出身。”

    如此,三百余份卷子糊名之后,规整陈列于书案上,皇帝带着群臣开始阅卷。

    两日后,所有卷子皆已排好名次,只差查封填榜。皇帝心情很是畅快,虽有不少学子未能写完文章,或是言之无物,但也有十数人答得很有见地,被皇帝所赏识。

    皇帝吩咐道:“把乙酉科一鼎三甲唤来,由他们来拆封。”

    不是为了叫三甲过来,而是为了把裴少淮叫过来。事关开海,皇帝还是念着伯渊的。今日选出来的新臣,皆可为开海所用。

    且事到如今,裴少淮不用再避嫌了。

    “微臣叩见陛下。”乙酉科三甲来到东阁。

    皇帝笑眯眯说明意图之后,裴少淮当即了然皇上的深意,面对这份深思熟虑后的圣眷,使得裴少淮心中带着些许惭愧。

    “学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