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3 (第3/4页)
的命脉,大半都捏在自己手里了,当然了,对于那些蒙古王公,他也得仔细思量一下利益应该如何分配,免得叫他们不满,鼓噪起来,好事就变坏事了。自己本就不是什么长袖善舞的人,所以,在此事上更是要谨慎才行。要是回头这事落到胤祀手里,那才叫人怄死呢! 胤禛这边顺利从废太子之事中脱了身,倒是让原本打算借此将胤禛也牵扯进去的胤祀他们有些措手不及,只能暂时作罢,好在胤禛如今不是关键,废太子,立新太子才是关键。 第92章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 康熙这把年纪了,要是再不立下储君,那么, 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出现什么意外, 回头定然要闹出是非来。事实上, 历史上为什么胤禛继位之事,总有人觉得他得位不正,不就是因为康熙遮遮掩掩, 第二次废了太子之后, 对其他儿子还是施展自己的帝王心术, 对下就没个准话嘛! 康熙一辈子玩弄权术, 倒是也混了个千古一帝之名,但是临死却是将胤禛坑得比较惨, 别的人家是儿子坑爹, 康熙的正常cao作就是老子坑儿子。 像是这次,就是这样, 等到太子一干党羽杀的杀,抓的抓,康熙终于下了明旨废太子, 将胤礽囚禁在咸安宫。然后康熙的saocao作又来了,他废了太子, 没废太子妃,太子妃倒是上书请求废掉自己的太子妃之位,结果康熙留中不发,大家也搞不清楚康熙的心意,只得照常以太子妃的份例送到咸安宫。 等到胤礽被废黜, 康熙才有心情做点其他的事情,尤其,胤禛已经跟仓津还有如今在京城的一些蒙古王公通了气,如今,更多得蒙古王公听说了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