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9 (第2/4页)
是亲身上阵。 若不是张晓梦还算有一点“威名”,也能向太后求助,明帝曹叡驾崩的时候遣散的诸多后宫中,有几个被他的臣子收入后院,那就是张晓梦的前车之鉴! 司马师在晋地实行“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的改革,在大舅子夏侯玄之后又拉拢了一批和他志同道合的友人,还提拔了一些后世颇为著名的青年才俊,张晓梦听到这些消息很是激动,觉得自己在见证历史,同时又深深地遗憾,如今离司马师登基还有好一段时间,就连“靖难之役”都还要几年才能开始。 然而张晓梦在靖难之役真的爆发之后,才发现,司马师本来有一场预谋好了的政变,借助其父司马懿的权势,相比于靖难之役,能够轻松地达成正大统的目的,可惜,被张晓梦无意中透露出来的消息给破坏了。 历史都没有学好的她当然不知道这场不成功的政变,她只是透露了一部分司马师未来的成就,但是被人零碎地听去、拼凑成功之后,就得出了司马氏有反意的结论。 古人如此高明的智慧让张晓梦仿若背生芒刺,看待司马师这位未来的一代雄主,她也终于学会从阴谋论的角度看待问题。 他遵循这个时代的规律与门阀士族联姻,但是在晋地,却逐渐开始推广白纸,后世揭露出的许多司马氏暗地里的推广经学的书院、私塾都已经在这个时代出现,然而这个开始动摇门阀世家的基础的东西表面上看起来与司马师毫无关联。 虽然司马师对私学持支持态度,甚至慷慨解囊地公布了一部分司马家族对于经学的注解,司马家的亲家王家族长、也就是王肃的“王学”在晋地同样很有市场,但是没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