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6 (第1/4页)
不分散部分兵力,保证后备以及寻找突破口,但是他大部分的主力不对都是在最前线放着的,也就是说,从正常情况来看,刘备在军事方面并没有犯什么常识性的错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知兵这方面来看,司马师有些崩溃地下了结论:这届老板不行啊! 好在曹老板人才培养得好,曹魏派出去的大将还是很有能力的。 再加上陆议很靠谱,所以说,魏军只要不随便作死,那基本上就能躺赢了。 然而,在司马师看来,孙权应该不会让魏军那么舒服,孙权需要盟友,让曹魏把刘备灭了,那他就真的只能在日后俯首称臣了。 所以曹魏的军队很是被用来当了几回木仓。 但是,南方是会进行水战的,要不是蜀国的水军比起江东势力的水军来太弱了不够看,屡次挑衅那边也没反应,刘备也不会在夷陵之战里犯下让陆军压上、水军没啥存在感的错误。 感谢当年的赤壁之战给曹魏的军队和大将们都留下了深刻的阴影,魏军对那些纯拼战力的送死活动表示“不约,我们不约”。 战死不可怕,但是没有丝毫反抗能力地被淹死就很痛苦了。 夷陵之战当然是东吴和曹魏这边大胜,刘备虽然没有惨到历史上“仅以身免”的地步——因为不知名的原因,陆议同学留手了——但是也像赤壁之战的曹老板一样,把大半的家底都赔光了。 但是当时的曹老板还有北方作为后盾,刘备却连荆州都没夺回来,只能占着蜀地这么一块可怜的地盘,这就很悲剧了。 蜀国这回是元气大伤,孙权与曹丕都选择了乘胜追击。 虽然史书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