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7 (第3/4页)
记载了“以臣召君之事,取威定霸之谋”,不能轻易流传,但是最后,裴光庭力排众议,天子最后拍板,还是将书籍赐给了吐蕃。 吐蕃与大唐之间自太宗时文成公主和亲以来,就有舅甥之盟,但是依然频有冲突,后来又嫁公主和亲,以稳定两边的关系。 虽然看起来,裴光庭在驳斥主张不可将那些经典以示人的大臣的时候,说出了一番类似于汉族文化传播的话,说让吐蕃学习了中原正统的文学之后,才会有归属感,被他们的文化所驯化,但是那是由己方主导的,轻易地将这些经典传出去,倒真的是养虎为患了。 如果说李璧身边的这些阿飘先帝们,尤其是太宗李世民,当年赏赐吐蕃也很大手笔,什么铁器、耕种之术都给文成公主陪嫁带了过去,但是等到他下了地府之后,看到了未来,对当年所做的决定就后悔了。 举个例子,后世明末的时候,据说后金的汗王们还拿三国演义当战争手段学习书目,可见知识的重要性。 然而他们学了汉族的文化之后,不仅没有归化,反而利用学到的知识采用各种手段想要入关。 根据李璧从小学会的教导,对于传播文化、教化异族这种事情,其实也很好办,就拿吐蕃举例,他们想要学习汉族的经典是吧?没问题啊,只要他们销毁他们的文字与经典,下一代只学习大唐的文化典籍,自小以诸夏子民自居,那他们想学什么都没关系。 而这种情况,在吐蕃以及诸多异族既想从大唐这里得到好处,又不想归顺大唐的时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想要解决这种情况就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灭了他们,然后让他们的后代自小接受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