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7 (第2/4页)
黄初三年,曹丕出兵之前,他刚刚大封了自己的一众子嗣,长子齐公曹叡迁平原为王,其余诸子各封王。 曹魏对待宗室的政策就是“迁”,不让他们在一个地方扎根,不过皇子们没有就国,因此只是名义上给他们换个地方,这还算好的,曹丕的那几个兄弟可就倒霉了,对曹丕的政策可以说是非常不满意了。 说到曹丕的那几个兄弟,异母的弟弟们都还好,没起什么心思,曹植也算安分,最常发牢sao的居然是同样在黄初三年转封任城王的曹彰。 想来也是,曹cao一向是将这个儿子将将帅培养的,倚之为一员虎将,但是自从曹丕继位之后,曹彰就和其他的宗室一样,只能做浪费粮食的闲人,想要施展的抱负不能实现,曹彰如何没有怨言? 更重要的是,当初曹cao召曹彰来洛阳,曹彰不知轻重地询问曹cao的玺绶在何处,对于身为正统继承人的太子曹丕来说,曹彰这种行为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而且曹彰之后还想要去说动曹植,声称父亲曹cao之所以在薨逝之前将他召回来,其实是因为属意曹植。 这两件事叠加在一起,别说曹丕觉得自己防备宗室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就是他心存愧疚,也绝对会被曹彰的行为给磨没了。 黄初四年,诸王入京朝觐,任城王曹彰因急病暴毙府中,京中流言四起。 后世刘义庆着人编撰的里曾经阴暗地猜测,曹彰是因为曹丕的嫉恨而被毒死的。 刘义庆还“安排”如今的太后卞氏说了一番“汝已杀我任城,勿复害我东阿。”的话,来“证实”曹丕和两个弟弟的关系都不好,曹彰是被他害死的,“七步诗”又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