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2 (第3/4页)
方。 汉王杨谅得宠, 因此相比于他的几位兄长, 一直到成婚后二十多岁, 他才出京就藩,偏偏受封的年龄又早。 所以在大隋, 看哪个皇室子弟得宠,一看他受封的年龄, 二看他什么时候就国、外任,三看外任之后的待遇如何、权力有多大。 杨俨六岁受封,比起他后头有七个弟弟在开皇十六年一起受封, 待遇不可同日而语。 他这样受宠,谋求外任的可能性比不受宠就低,但是如果成功了,到好地方的可能性就高。 不过目前紧要的事情不是这个,而是年末的伐陈。 虽然名义上主持伐陈大事的是晋王杨广,但是实际上,三军之事,皆参决于高颎。 杨广只是名义上的领头人,实际上办事儿的人是高颎。 既然都是挣名望去的,那为什么可以让晋王杨广办,不能让太子杨勇办呢? 当然了,按照杨坚“性多忌克”的个性,太子过于能干,在他的手下是讨不了好的。 给太子增加名望,对于皇帝来说,他的权力与地位就多受一份威胁。 可是太子杨勇不行,晋王杨广就可以吗? 杨坚这个人,公认他是“无宽仁之度,有刻薄之资”,杨勇因为是太子,所以对比他的兄弟们,杨坚的猜忌都冲着他去了,要是把杨坚的目标分散开来,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作为七岁的皇孙,杨俨早已启蒙,被封王之前,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名字。 提议的人是太子冼马陆爽。 太子冼马,乃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后来唐朝的魏征还在李建成府上的时候,任的就是这个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