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明之患 (第2/5页)
这是个很著名的典故,郑庄公的弟弟叔段欲谋反,郑庄公知道后不动声色,任由叔段招兵买马,强大其实力,待到叔段羽翼已丰,举兵谋反时,早已掌握先机的郑庄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叔段的谋反行动扑灭,逼得兵败的叔段只能流亡于共国。 牟斌虽是武官出身,却也读过书的,自然明白这个典故,闻言神情一凝:“你的意思是说……” 秦堪笑道:“人若受了伤,只能耐心等待患处灌脓,皮rou完全坏死之后,再挥刀一并剜之,讲的是个火候,太早太晚都不妥。” 牟斌盯着秦堪,目光若有所思:“你如何能掌握火候?” 秦堪笑道:“治国如烹小鲜,扑灭谋反亦如烹小鲜,下官的鼻子很灵,火候到了,鼻子一闻便闻得出。” 牟斌深深地注视着他,沉吟良久,轻轻一笑:“如此,陈清元便交给你了,是杀是放全由你定夺。” “下官遵命。” 二人相视一笑,说到最后都没把话点透,一来一往如同两个老和尚打机锋,神秘而富有禅意,别人不懂没关系,他们自己懂就行。 牟斌叹了口气,神情忧虑道:“新皇刚登基便碰上这么一档子事,偏偏还说不得,大明之患,一患鞑靼,二患倭寇,三患藩王,唉,实是多事之秋。” 秦堪摇摇头,道:“下官以为,最患者非鞑靼和倭寇,亦非藩王,这些只不过是外患,大明之患,患在……” 牟斌眉头皱了起来:“患在何处?” 秦堪低声道:“患在……萧墙之内。” 牟斌眼皮一跳:“你的意思是……内廷?” 秦堪轻轻点头不语。 “萧敬,还是王岳?不可能呀,我虽不喜这些权阉,但多年争斗下来多少也有几分了解,此二人还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