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伪君子_第一百九十章 水落石出(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 水落石出(上) (第2/5页)

油盐不进,别人骂别人的,他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我干故我在,一边笑呵呵的听着言官们的跳脚大骂,一边营私贪钱,没好处的事就推,有好处的事就抢。

    终于,言官们骂累了,骂得寒心了,因为越骂这家伙的官儿升得越高,最后竟升到了内阁辅,位极人臣,不得不说,大明历史上也唯一只出过这么一位滚刀rou般的辅,于是时人只好送他“刘棉花”的外号,因为棉花不怕弹(劾)。

    当时的内阁和朝堂一片乌烟瘴气,另外两名内阁大学士万安和刘翊也不是什么好货色,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当时的人们谓朝廷为“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刘吉的脸皮厚到什么地步呢?

    但凡稍微有点自尊心的人,被人骂了要么还嘴,要么羞惭引退,而刘吉不同,他死死霸占着官位不放,宁死也不辞,言官骂他已是家常便饭,他早已视之为浮云,弘治五年的时候,终于弘治帝也开始瞧他不顺眼了,于是派了内宦去他家里,暗示他好几次是不是该致仕告老之类的含蓄话,刘吉这朵奇葩揣着明白装糊涂,死活听不懂内宦弦歌之外的雅意,接连几次打内宦悻悻而归。

    面对这位脸皮厚到如此地步的辅,弘治帝痛定思痛,决定不再跟他玩虚的,干脆命太监怀恩亲自到刘吉家里,指着他的鼻子直接了当地告诉他,陛下瞧你不顺眼了,想寿终正寝的话你还是乖乖上奏致仕吧,不然后果很严重,刘吉呆了好久,这才一副比死了亲爹更悲痛的表情,依依不舍地上了奏本告老。

    一般对告老奏本的处理,皇帝都要三请三留,给足了面子再加个衔号,最后才貌似不舍地批准,唯独对刘吉的告老奏本特事特办,弘治帝生怕刘吉反悔似的,怀恩十万火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