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132节 (第2/7页)
权体制。 同样,这也不仅仅是体制的问题,还关乎到了华夏这个孤岛的本身存在。 正如姜星火所说。 落后者,必将被先发者欺辱! 大明想成为这个落后者吗? 对于这么这群以天朝上国心态自居的统治者来说,当然是不想的。 没有谁想从傲立于世界之巅的第一强者,慢慢变得落后,被从前眼中不值一提的人毒打。 可问题是,如果没有姜星火的点醒,大明的这种心态,恰恰限制了向外探索的欲望。 毕竟,在华夏这个孤岛混的好好地,周围还有几个小岛可以鄙视,自身处于鄙视链最顶端,干嘛要去外面呢? 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他们也当然可以装作不知道。 我死以后,哪管洪水滔天嘛。 但是,事情的关键在于,朱棣不是这样的人。 以朱棣这种盖世猛男的性格,既然知道了,那就不可能装作不知道,他怎么可能为了偷懒,看着日后的大明被别的国家欺辱呢? 须知道,朱棣如果是个贪图安逸喜欢偷懒的人,那么他压根就不可能发动靖难之役,也不可能坐在这张龙椅上。 即便是没有姜星火的这套理论,在姜星火前世的历史上,朱棣为了后世儿孙,也为了自己的不世之功,依旧会选择五次亲征漠北,甚至驾崩在了回师的路上。 若是别的皇帝,哪会舍得离开皇宫这个安乐窝,亲自带兵去草原上跟已经被打怕的蒙古人玩命? 为的就是朱棣的人生信条。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如今姜星火已经点出了“世界岛战争”这个概念,而进取心极强的朱棣,正好又对下西洋很感兴趣,那么目光由陆地转向海洋,自然是在正常不过的结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