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8 (第2/4页)
庶人出身,只要尚书大人不介意,其他人都不能指责。 又熬了小半宿,终于把图纸做完,一共四十六张,每一张都编了号。另外沙盘那里还有个助手在监工,身份跟柳桐言大差不差,却是左侍郎家的旁支小辈,以前在苑马寺当个录事,连品级都轮不上,还特别辛苦。这人的兄长跟左侍郎的公子交好,是族人又是同窗,加上一来他人比较勤奋,二来又很是嘴严,所以左侍郎稍微暗示了下傅子寒之后,这年轻人就到了工部跟着傅子寒做事,以期这事儿做完,能挣个有品级的官职。 这里又得说到绣庄为何到现在都还没搬迁完的缘故了。 之前傅子寒不是出了题目,让那七个少年各写一篇策论交于他吗?后来这题目就成了国子监跟太学学生的共同题目了。 不但如此,傅子寒阅卷的资格都被剥夺,由太傅和国子监祭酒亲自过目。 呵呵,玩儿大了! 这里面有些学生写得一团锦绣然而言之无物。有些学生写得过于刻板照抄照搬圣人之言。还有些学生看的出是用了心的,然而平日太高屋建瓴,根基不咋牢实,写出来的东西看上去都说得通,可用到实处才知道狗屁不通! 因为这事儿,太傅和祭酒大人商量了一下,直接带了几十个学生去了绣庄和各处农庄,让他们亲眼看,亲耳听,亲手做。这么折腾下来,才会弄到现在都还没搬迁完成。 有人就奇怪了,太学跟国子监的学生加起来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怎么就去了几十个人。这不过是因为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进来啊。像那些胡拼乱凑的学生,他们压根儿心就不在这个上面,又何苦非要人去走这一遭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