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1 (第1/4页)
进行,诗词歌赋都有涉猎。 第二天是做文章, 题材不限,但必须要有自己的论点。 第三天是对辩。也就是后世的辩论赛的一种, 但不是分队举行的,而是有一人首先提出一个观点,其他人可以去反驳他,也可以去支持他,辩到做庄的人辩不下去了, 便由反辩的这位做庄, 接受其他学子的挑战。相当于车轮战,好的是大家都比较文雅,不会过于激愤。而且做庄的人所在的书院同窗也会伸出援手。 第四天开始就是夫子间的比试了,从品析开始到给学子指点破题,基本上一个夫子在学院中所要用到的知识和技巧都浓缩在其中。当然也不可能是一天就让这么多夫子做完,而是以书院为单位, 每个环节随机抽取参赛的人员进行考核。 但是傅子寒他们七位官学的夫子就很辛苦了, 必须得从头抗到尾。若是中间精力不济而退出的话, 就视为失败。 估计这个苛刻的要求也是刷掉了那么多人的原因之一。 等到第六日,就是大儒们的教学时间, 会有三天时间供六位大儒分别讲解经义。等到经义讲解完成,大比的成绩也就出来了。 这个大比的成绩还必须得通过官府认证, 否则这样的大比就成了私自集会。这也是朝廷控制文人的一个手段。毕竟官方认证对于广大的普通人来说,还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 傅子寒前几日都老老实实的坐在下面观战,也能从学子们对辩中汲取到他需要的东西,融合进他的理念中去,完善他对建立一所书院的认知和准备。 到了第四日,各位夫子都穿上了自家书院的校服,而官学的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