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5 (第2/4页)
但是绝对没有这么系统。 世家大族还好点,他们传承久远,族内有不少文人, 流传下来的书册典籍简繁难易都有,加上还有举人进士等教导族内子弟, 在作诗写文说话方面都有人可以求教。 但是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能系统的学完三百千都算好的,教导常识和说话的书籍根本就没有,所以一出来,终身专注于教书育人的文老先生就察觉到这本书的可贵之处。 傅子寒面对老师的询问, 不敢说是他自个儿的功劳, 将之归结在自己游走在外的那十几年的时间里,参考了诸多夫子的教学,再加上已故老丈人的见识,最后经过自己的总结加工才弄出来这么一本书。 在这本书的扉页,他做序的时候就将这本书的来历做了如上解释。他自己的名字只挂在编纂人的后面,而且校正也是打的老师的招牌。 文老先生很认真的读了第一卷 , 并在傅子寒的批注下面加上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完了之后, 还直接将原稿让文昀抄写了两遍,送到太傅和国子监祭酒那里请斧正。 而柳老太爷那儿是让傅子寒亲自送去的。毕竟他跟柳家结亲, 再不喜欢柳老太爷的做事态度,该有的礼貌还得有, 这书只能由傅子寒送过去,才是对柳老太爷的尊重。 柳家的书房里,柳老太爷看书的速度比文先生要快,而且关注点也不同。 “子寒是想借这本书参加明年的书院大比?” 傅子寒都愣住了,他没告诉过任何人自己的想法,连文老先生都不知道他想要参加书院大比,可柳老太爷怎么一看他编的书就能猜中?果然醉心仕途跟单纯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