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9章 (第3/3页)
候,经常弹奏大师们的曲子,但实际上,困难永远不是钢琴上的一些东西……” 看鲁柔似乎还想说啥,李少杰便赶紧自己开口继续道。 “其实吧,那时候的我,每次都把音乐会当成最后一次来演奏,力求不留下任何的遗憾,或许这样,才能获得所谓‘晨星’的称谓吧。” “因为这个世界的懂哥太多了,不仅仅是国内,国外也有很多,指手画脚。” “他们就觉得,这首曲子你不能这么弹,那首曲子你不能这么弹,xx大师如何如何,你如何如何,这样的言论太可怕了,很容易毁了一个钢琴家。” 李少杰说到这里,自嘲般的笑一声。 “我其实对所谓【晨星】的称谓没什么在意的,我在意的永远只有我个人的突破,以及如何将更好的音乐体验带给听众。” “我不愿意听那些话,于是我开始自己寻求创作上的突破,这种言论从我八岁的时候伴随着我,一直到我二十多岁,所以,我几乎是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尝试创作了。” “为的……就是不想听一些甚至连高阶技巧都没接触过的嘴强王者去教我怎么弹钢琴,这些言论除了影响心态外,还会若有若无的限制我的发挥与成长!” 这些话很沉重。 仿佛让很多人看到了一个天才的“自救”。 不少网友也被这一句话说的开始沉默。 有时候似乎确实是这样。 普通人,难以理解天才,天才,难以理解普通人。 有时候,天才闪耀着他的想法,但却遭到了普通人的指责。 靠着“特有印象”,于是便去指责天才天马行空的处理是“不正常”的。 没有任何的包容性,只有批判。 直到最后扼杀了天才,大家才会罢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