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_161 恩荣宴授官(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1 恩荣宴授官(二合一) (第2/11页)

志,怎么可能屈居于文臣之下?

    但嘉靖年间文官集团正处于争夺权利的高峰,那真是一点都不惯着皇帝,“大礼议”事件都敢硬刚,这种小问题算个毛,当然得以文臣为尊。

    于是就这点屁事,争了十几年,座位如何摆放的旨意都下了几道。最终只得把居中的席位给撤掉,大家都不坐了,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由此可见,明朝中后期不衰落没天理了,朝政效率低下的令人发指!

    ……

    “谢大冢宰。”

    众新科进士一并行礼道谢,然后就按照殿试名次坐在自己桌上。

    恩荣宴采用分席制,状元单独一桌,榜眼、探花共一席。其他新科进士就三到五人一席,所以整个宴会厅内外才会摆了不下百桌。

    由于是纯粹的庆功宴,恩荣宴的气氛相对比较轻松,就算新科进士们有些许逾矩之举,高官大员们也不会在意,反而会其乐融融。

    很多比较大胆的新科进士,纷纷从座位上起身,主动向吏部尚书王直敬酒,想要混个熟脸。

    因为恩荣宴过后,新科进士除了三鼎甲稳进翰林院外,摆在其他人面前的只有两条出路。

    一是参加翰林院的馆选考试,取中者称之为庶吉士,有跟三鼎甲同入翰林院进修的资格。

    要知道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想要位极人臣执掌权利巅峰,那么翰林院就是必须要进入的“储相”之地。

    所以入选庶吉士,对于新科进士们而言梦寐以求,荣耀不亚于中了三鼎甲。

    如果馆选考试落选了,或者压根就不想当庶吉士,那么这群人就会被送入到六部、五寺、三法司、都察院等等职能部门去“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