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的第六点想法:灵照百里的智慧之光 (第3/9页)
这种东西,有明显的差异。 那么,到底是哪种可能呢? 首先,搞清楚宵明、烛光的字义。 宵,夜晚八九点,‘昏’之后就是‘宵’。指吃完晚饭到睡觉期间的时间段。 所以宵明,字面上就是指,晚上八九点钟像白天一样亮的意思。 烛光呢?不要误解,烛不是蜡烛的意思,大篆字形为‘燭’,蜀的象形就是葵虫。 在周朝时期,释义为火炬。 现在的学者解释,象形火和虫子,是指灯芯那个灯草像虫子。旁边有火,不就是油灯的那种灯芯吗?所以是烛。 但是对烛字定义,最早也只是周朝的,有没有更早? 甲骨文呢?甲骨文有没有烛字? 很抱歉,有类似的,但是字太抽象了,是个长长的虫子,上面有火。 跟后来【火和蜀】的字形,差距有点大…… 到现在,古文字学者们,都没有一个定论,还在争执那到底是不是‘烛’字。 因为按照他们的说法,商朝烛字就应该是火炬、火把这样的象形,金文、大篆像虫子,还可以解释为从‘蜀’这个发音。 甲骨文的烛,怎么会完全是一条着火的,长长的虫子? 所以现在,官方也并没有给出,烛字的甲骨文到底是哪一个。 不过,我有我自己的理解。 因为解读山海经,站在山海经的时代去想,我们只要找,山海经里其他提到其他‘烛’字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 有吗?有,大家都知道,烛龙……‘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