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的第八点想法:天之处刑者 (第2/18页)
,则称‘庖丁之术’。 刑天也是类似的情况,他肯定并不是叫刑天,但因为他被公开斩首这件事太出名,太让人印象深刻,所以他死之后,古人流传他的事迹,称其为刑天。 用的,就是公开斩首之刑的,某个特别好听的说法,来代称了他的本名。 至于刑天的本名叫啥,已然不可考了。 又说他是蚩尤手下,也有说他是炎帝手下的,这都没有根据。事实上,刑天只有这一条记录留下来,其他先秦文献,根本就没提过这个人。 那么刑天,为什么让人无法忘怀呢?不过就是个失败者,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被斩首的家伙。 原因,我想你们大家都知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他正是死了,才出名的。 死了,才震撼于世人的。 所以他活着的时候的名字,无人记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但他死时的震撼,却永远镌刻在当时人的心中,最终名动千古,留下刑天传说。 那么这个传说,最早出处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山海经:“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cao干戚以舞。” 古人寥寥数笔,一股不屈意志便跃然纸上。 这也是刑天唯一的记载。 这个记载,我还是比较相信的,因为延续了山海经一贯的冷酷文风。 对于刑天的如此表现,没有任何赞扬,或对其原理的描述。 刑天为何断首还在那舞呢?是不是猛志固常在,顽强不屈的意志支撑着他?没写,没提,没有暗示。 这就对了!鬼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相比起来,夸父那里提了一句‘夸父不量力’……就让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