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YD)_分卷阅读34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48 (第4/4页)

在这种日子,还不如孤注一掷死了的好。

    一场政变便在几个心腹的怂恿下紧锣密鼓地部署之中。

    众人一合计,吗的地方都不用挪了,就在洛阳不是最好的地儿么?

    他们分析之后选中洛阳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不选容易起事的地方州郡,是借鉴武则天朝时徐敬业造反失败的教训,防卫薄弱的地方城池容易控制,但不利于发展。扯起大旗之后,别人不一定听你的,虽然李隆基当初执政时提拔过很多人,地方上都有前太子党的官吏,但是在地方起事,人家也得顾着身家Xing命妻儿老小不是,胜败南楼之下别人很难提着脑袋跟着造反。而洛阳则不同,虽然不是京师,但有陪都的地位,只要占领了洛阳便可以自封中央,声势和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其二,不选长安,原因就太简单了,长安在太平党的眼皮底下,如今到处都是他们的人,根本就很难开始,几乎连城都进不去。

    一系列的布置之后,李隆基行动非常迅速,符合他一贯的风格,事到如今,只求快不求稳。诸如劝说崔日用等门阀世家参与大事,是冒着泄漏风声的风险的。

    最冒险的一件事,是他主动约见洛阳府尹姚崇,让姚崇一起图谋大事……这事儿的危险极大。姚崇虽然平日里对贬官到洛阳的太子党旧吏很好,经常予以方便,但并没有直接和李隆基有所来往,此前连李隆基在哪里都不知道,当然他也不会去查。

    如果姚崇只是念及旧情,并没有想帮李隆基成事的心思,得知李隆基下落后公事公办,把他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