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YD)_分卷阅读47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9 (第3/4页)

命的老先生,经诊断后,老先生告诉张九龄之父,“腹中胎儿乃非凡人物,因这个地方太小,容其不下,恐须到大地方出生。”听罢先生一言,张家只好迁到韶州,而张九龄据说就是在那里出生的。

    名声流芳千余年的名臣,薛崇训的眼光自然不同,他走上前去,开场白显得有点不怎么高明:“一篇,天下何处觅知音。”这句话说出来后,薛崇训自己都感觉很囧。

    这时张九龄转过身来了,一本正经地打量了一番薛崇训,恍然道:“薛郎!失敬失敬。”他说罢又看了一眼一旁的蒙小雨拿不准这个小娘子是什么身份,蒙小雨的打扮很淡雅实在没有太多的风尘味,椭圆的脸蛋也很柔和清纯平时看不出来是个歌妓。张九龄遂轻轻抱拳拱了拱手。

    蒙小雨还礼一笑,“郎君的好友么?”

    薛崇训道:“这位可是几年前凭惊世才学中进士第二的张子寿,真才实学的进士啊。”

    张九龄忙谦虚地回道:“薛郎过奖了。”

    “听说子寿辞官回乡做修路铺桥的善事去了,不期在此偶遇,何时进京的?”薛崇训笑道。

    因为李隆基的原因,张九龄这仕途比历史上坎坷,受了点挫折……他三十岁擢进士第二授校书郎,两年后李隆基于东宫举文学士,他又名列前茅遂授左拾遗。因为这个履历就被打上了太子党的痕迹,后来李隆基倒台他是肯定被同僚排挤的。张九龄因此被贬到地方,骄傲的心理让他一怒之下干脆不当官了辞职了事。

    但张九龄才三十余岁的年纪,正是追求事业的大好年华,就算赋闲在家也没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