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6 (第3/4页)
容易背下来。 这三节的内容的表面上的意思也很简单,但是背后的深意却意味深长。 公孙丑满意地点了点头:“小师弟,坐下吧,我们今天上离娄章下。” “是,师兄。” 公孙丑教虞决修的时候,根本不用看书。整本书,他都能倒背如流。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夭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小师弟,解释下这一节内容的意思。” 虞决修说道:【这一节的意思是孟子说:“舜出生在诸冯,迁居到负夏,去世在鸣条,是东方边远地区的人。周文王出生在岐周,去世在毕郢,是西方边远地区的人。这两个地方相距,有一千多里地;时代的距离,相隔一千多年。而在中国实现他们的志向,就象有信物一样吻合,无论是在先的圣人还是在后的圣人,他们的准则是相同的。”】 “我觉得这节内容主要的意思是所有的圣人都有一样的目标,一样的行事准则,还有一样的高洁品质。”虞决修说了自己的看法,“就像孟子先生和孔子先生一样。” 公孙丑听了虞决修这番解读,轻笑一声:“小师弟,理解的很好。” 接下来,公孙丑结合当时的历史事件来深入讲解这一节的内容。 虞决修一边全神贯注地听课,一边认真地记着笔记。公孙丑讲课的时候,会讲到他们那个年代的一些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得记下来。 上完后,接下来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