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宝_会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宝 第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会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宝 第34节 (第7/7页)

拖行太远!”

    他的母亲大概有一米六十多公分,体重有四五十公斤。即使是经常干农活,身材魁梧、力大无比的男人,没有交通工具辅助,三名男人轮流拖拽,确实也无法拖行太远。

    这逻辑说得通。

    九十年代,村里主要交通工具是手推车、自行车和拖拉机,三个男人均没有使用。

    那证明弃尸地就在这附近!

    20年前,杀人后毁尸灭迹的手段远没有后来那么花里胡哨,主要是丢进河流和土埋两种,而二十年过去了,村里没听说,从河里打捞出什么尸体,那证明——

    徐征明脱口而出:“是土埋!他们把我母亲杀了,应该是随便找了块地方埋了起来!”

    江雪律点头:“凶手杀人抛尸,一般会遵循一些规律,比如杀人五公里内是他们的心理安全区,除非特别有把握,等闲不敢跨越雷池。而埋尸时为了不在路途中被人发现,一般讲究就近原则……”

    潮声社团志愿者们,一直在旁听两人的对话,听得格外全神贯注,好似也沉浸在当年凶险异常的刀光剑影中。

    当“就近原则”一出,他们精神一凛,略带刑侦学的一名妹子脱口道:“类似远抛近埋!”

    除非是激情犯罪后的手忙脚乱,否则一般凶手选择埋尸地,不会胡乱选择。

    案发时间是冬春,气温普遍很低,部分土地会结块,凶手为了方便埋尸,一般会选择那些质地不是特别坚硬、比较湿润松动的土壤!

    五公里安全区、再加上远抛近埋原则、松动柔软的土层——一切清晰明了!

    凶手一定就是当年的村里人!

    埋尸地一定就在附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