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16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第1/3页)

    “咳……”

    梅尧臣没忍住笑出声来,又顾忌是在主人家里,赶紧敛住,握手成拳,放在嘴边轻咳一声掩饰。

    素来温和的欧阳修眼神刀一样飞了出去,又转回来没好气地瞪着水镜:“你这个后辈别在这儿话里有话,我的词怎么了?懂不懂什么叫代人立言?还……心思细腻,简直不知所谓!”

    他怀疑楚棠是不是和他有仇,怎么一次两次都要嘴他?不敬祖宗!

    茶楼雅间。

    苏轼笑得可就没有顾忌了,他忍俊不禁:“这楚姑娘,怎么连欧阳公都促狭。”

    苏轼显然忘了,楚棠的嘴,可是连秦皇汉武都没放过的”

    第65章 念奴娇2

    【但这一切到苏轼这里就变啦!大家将温庭筠的词和苏轼的对比一下,很容易就可以发先不同。】

    还沉浸在喜悦中的温庭筠神情一顿:好端端的你拉踩我做什么?

    早已感受过课堂"险恶"的岑参和李益不厚道地笑了:终于他们不是唯二的受害者了。

    【苏轼的这首《念奴娇》风格阔大、气势雄豪,有别于惯常的轻便之体,勇敢地突破了相思艳情、花酒风月的词作藩篱,以词笔来写诗意,独树一帜,由此,宋词确立了婉约、豪放二宗,苏轼也与另一个人一起,成为了豪放词的代表。】

    !

    众人有些回不过神来:苏轼这是,开宗立派了啊?!你们宋朝一开场就上王炸?

    被震麻了的众人显然忘了,唐朝一开始送上的也是一个顶流,没有超今冠古的成就怎么能上教材呢?

    南宋。

    评论家王灼极为欣赏苏轼,听到这里抑制不住激动的神情,击节而赞:“东破先生并非醉心于音律之人,偶尔写作歌辞,便能指出向上之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