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14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第2/3页)

   相府。

    听到这里的武元衡微微一笑:“不愧是裴中立。”

    裴度是贞元五年的进士,颇有俊才,与自己一样支持削藩,武元衡对他非常欣赏,得知裴度在刺杀中幸免于难,甚至荡平淮西成为中兴之臣,武元衡心中高兴极了。

    尤其淮西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能一举歼灭,天下势力也会震颤,裴中立可谓是居功至伟!

    他大笑:“淮西宵小,死有余辜!”

    另一边,裴度听到自己辅佐中兴之主并名留青史,心中有一瞬开心,随即想到武元衡的遭遇,到底是高兴不起来,低叹一声:

    “武相忠贞之士,却被公然残害。”

    他向来敬佩武元衡的为人,此时得知后事,早已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安排人手保护宰相安全。

    只是……这样举国震惊的大事,不知陛下会如何处理。

    北宋。

    听到偶像名字的苏轼仿佛受到了神的召唤,神情激动地站了起来,语气愤愤不平:

    “韩文公怎么厉害你倒是说啊!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这些难道不值得讲一讲吗?”

    韩文公的厉害应当被天下人知晓!楚棠你不说让我来说。

    至于被一笔带过的偶像韩文公本人则是沉着脸在案前走笔如龙铺纸上疏:

    “淮西局势已明,反叛之心昭然若揭,不明者唯陛下之决心……”

    而楚棠末了夸他的那句话,他根本没听见。

    【宰相遇刺的消息使得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是个热血青年,又曾与武元衡有过诗歌唱和,当即就上书要求彻查。

    按理说这次刺杀有复杂的政治背景,大家都心知肚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