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36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2章 (第2/3页)

大多数。】

    明朝。

    冯梦龙止不住神色微讶,先前一图之见,他猜出描写对象与时下话本杂说的不同,却真不曾想到,这《祝福》写的竟是一个村妇!

    “鲁迅眼中所见,当真令人意外。”

    他摇摇头,心里却忍不住升起几分好奇,看惯了佳人风月,不知鲁迅笔下又会是何种故事?如图所见,倒也并非秦香莲一类人物啊!他饶有兴趣地盯着水镜。

    兴化,白驹场。

    施耐庵笑意悠然:“先前便听到鲁迅有这两本集子,观其名颇见新意,恨不能得观。后人推崇我之话本杂说,正好我也看看,后世是如何写话本子的!”

    不独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蒲松龄以及堪堪从打击中回过神来的曹雪芹也都抱着这个心思。

    诗文之上自有李杜元白苏辛评说,但这话本子可是搔中了他们的痒处。他们也想看看,后世人写的话本,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倒是不少诗人词人惋惜了一回,为自己错过了上水镜的机会。说起来真的好久不曾讲诗词了呢,难道此道竟是没落了吗?

    他们遗憾不已,乡野间的黎庶百姓却是热闹非常。

    “农民?她是说那个什么迅哥儿在话本子里写农民?!”一个汉子语气难掩兴奋。

    另有一人喜气洋洋:“俺们这些种地的竟也有人专门给写话本子了,这个迅哥儿可真是个大好人呐!”

    乡人粗鄙却直白明快,他们觉着水镜里“迅哥儿”“迅哥儿”的叫着亲切,是以也学了来。倒是也有人惊喜之后是愕然与迷茫:

    “可是,咱们天天种地交租的,有什么好写的?”

    “非也非也。”

    读了些书的老先生摇头晃脑地否认:“岂不闻《诗经》十五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