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萨尔浒开始_第075章 陛下,除了银子,臣还需带走圆嘟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75章 陛下,除了银子,臣还需带走圆嘟嘟 (第10/16页)

错过一个字。

    他当日在开原,与刘招孙一番长谈,草草聊了些平辽之策,那时候只觉得此子有些治边之才,是真正在辽东做事情的人,今日观之,这刘招孙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他喝了口茶,抬头望向刘招孙背影,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纳粮开中之策废弛后,弘治年间,户部尚书叶淇提出“开中折色”(2),沿用至今,臣以为却是本末倒置,忘记了开中的初衷乃是为了供应边军粮食,而非增加国库收入·····”

    “刘卿,扯远了,继续说辽东!”

    刘招孙连忙点头,朝廷很多人都指望着这“开中折色”盐引捞钱,这政策实行已有百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群体,不是自己一两句话就能驳倒的,于是他赶紧打住,继续回到整体。

    “皇上,刚才臣所言三者——屯田废弛、辽东不便耕种、纳粮开中——只会导致一个结果。”

    “那便是,辽东米价持续上涨,”刘招孙望了望周围各人,补充说道:

    “当然,九边各地都是一样,只是粮价上涨程度不同而已,”

    万历微微点头,示意刘招孙继续说下去。

    “加之每年百万两辽饷涌入辽东,奴酋叛乱,辽东粮价更是暴涨,目下在沈阳,一石米可卖五两,比京师贵出两倍不止,”

    熊廷弼朝刘招孙看了一眼,起身对皇上行礼,补充道:

    “皇上,老臣以性命担保,刘招孙所言辽镇之事,皆为事实。”

    万历打发熊廷弼坐下,扯了扯皮弁服上的玉带,有些心烦意乱。

    自从他记事以来,九边军费每年都在涨,从嘉靖初年的两百多万两,一路暴涨到去年的九百八十多万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