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0 (第2/4页)
不出一月, 新宅邸前后打理妥当。傅成璧将文宣帝授意挑选的姑子和丫鬟都调到外府当差,内府所使奴才皆是从旧府带来的。 段崇之于内府事务不甚熟悉,新府事宜皆交由傅成璧一人处置。他只在府中着意仿了处庐州园林, 又搭下戏台子, 同她说定待哪日得空,便请评弹师傅来府上唱几曲。 只是两人皆在六扇门当差,西三郡一行后亦是堆下不少公务, 难得一刻清闲。忙忙碌碌的, 日子过得也快,转眼新院添绿,又是一春。 眼见就是春闱在即, 沈鸿儒预备多年的新政早在去年秋试中就有了预热。 从前沈鸿儒尚且任翰林大学士之时,曾与大长公主等人共行新政。李静仪负责革新官员升迁考核制度,而沈鸿儒则首推科举改革。 只不过后来朝廷迫于各方压力, 废止了部分条令,曾经在大周朝野兴荣一时的新政,也渐渐随着李静仪的过世而付之东流。 这些年, 沈鸿儒从未放弃重拾新政的念头。 自流民叛乱案开始, 他就联合门生着墨批判前内阁首辅柯宗山的政策,就是为改弦更张、革除弊政铺路。 就在去年在秋试中,六部所发的第一条政令直指朝廷科举——考察内容不再着重经文诗赋, 而更注重考生对于时务策论的能力。 初春临京迎来了一场倒春寒。雪虐风饕,侵吞着大周疆土。 朝廷官员以天降凶兆来攻讦沈鸿儒变祖制,沈鸿儒上书说, 古有王相言变,乃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时新世异,更何况圣上治世经国,励精图治,更不得一味法古。 变则通,不变则死。 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