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7章 (第2/5页)
有人称他为太叔段,声名已在郑伯之上。 “郑国一些大臣见此情形,心下忧虑。有一个叫祭仲的大夫求见郑伯,对他说道,分封的城池如果城墙超过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定下了规矩,国内最大的城池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非王法所许,恐怕对国君不利。郑伯却是微笑着说道,母亲想要这样,是以我明知会有祸患,却也不能躲避。祭仲说道,人心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旦为祸之心滋长蔓延,那可就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 司徒桥说到这里,略停了片刻,看着众人道:“郑伯接着说了一句话,却是千古名言,一直流传至今。他对祭仲道,多行不义,必自毙!眼下咱们暂且不动,静观其变。各位想想,若是郑伯此时拦阻武姜夫人和段,绝了他们篡位之心,不只郑国少了一番内乱,便是武姜夫人和段也不会落得后来凄惨的下场。郑伯这番举动,看上去是仁孝治国,其实是故意放纵,助长武姜夫人和段的野心,使之一发而不可收拾。到了那时,他自己再站出来振臂一呼,在公理上占了先手,即使是杀了母亲和弟弟,别人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众人听他如此一说,心下俱都一凛。司徒桥说的不错,众人心中原本都以为郑伯仁慈,不忍心让母亲难堪,这才对她的无理请求并未驳斥。只是此时听司徒桥这番抨击,才发现郑伯表面仁爱,其实却是包藏着极大的阴谋。此人对自己的母亲和亲弟弟都用如此手段,心思之狠毒,让人不寒而栗。 却听司徒桥说道:“郑伯之所以放纵武姜夫人和段行为不法,并非是不想加以约束。只是他继位不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