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7 (第1/4页)
才重新恢复平静。 胥朝的都城里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正值春日,两岸杨柳依依,飞絮漫天。 此河名为永安,两岸酒旗招展,青楼画阁,棱户珠帘,酒坊茶肆都聚在一处。熙熙攘攘的人群牵驴拉车地自桥上走过,一派热闹祥和的光景。从桥上向北岸去,有一条极宽的长街,那里多是世家大族所在,一溜的高门大户,青瓦白墙,气派极了。 谢府便在近河的一岸,柳絮纷飞,飘入寂静的院中,也被寥寥数笔添在了宣纸之上。 握笔的手不大,被乌黑的笔杆衬得极白,运笔很慢,亭台楼阁,雕廊画栋勾勒得十分细致,花鸟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三少爷,依我说,您也该多在书本上用些功才是,”亭台之中,做着针线的妇人看着一门心思埋头作画的小少年,忍不住低声埋怨了几句,“听闻那崔家大郎,都当上探花了,可不光宗耀祖么?若您也能挣个功名,老爷还能似这般不闻不问的么?” “奶娘,您就别念我了。”十三四岁的少年咬着笔头,一双黑眸一眨不眨地凝望着远处的景致,漫不经心地缓缓道,“我还小呢……再说,我都已经想好了,日后爹若赶我出去,我在外面给人画画也好,做工匠也好,总归是饿不死的。”声音还带着些稚气,却也斩钉截铁,似已思虑了千百回一般。 “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妇人手中针线一顿,欲要多说他几句,却又有些不忍。要说谢家也是京城里望族之一,拥地千亩,祖上世代显赫,这一代家主谢尧山执掌工部,颇受重用。可惜这位小少爷生来苦命,生母地位低微,生下他便被送到寺庙里去了,主母自有两个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