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4章 乱世出英雄 (第4/8页)
们位置的,却大多都是刘长的群贤这类的人,他们的后人跟他们完全没得比,或许也就周亚夫,算是二代里能达到父祖水平的人了,其余之人嘛....就很难说了。 而且刘长上位之后,大汉迎来了大幅度的扩张,燕国向辽东,唐国向塞外,陇西向河西,向西城,吴楚向南越,长沙向夜郎,巴蜀向滇国,整个大汉的版图都不知增加了多少,这位穷兵牍武,暴虐蛮横的君王四处讨伐,大汉的领土是变多了,可所征服的这些土地却都需要能人来治理,总不能打下来就不管了呀。除却扩张之外,在内部设立的新机构更是数不胜数,太学弄出来的官吏也完全不够用。刘长不由得看向了周亚夫。 周亚夫沉思了许久,方才说道“陛下,大汉并不是没有贤才,我当初在陇西,在河西的时候,就知道地方有不错的人才,还结交了不少,在其他各地,贤才肯定是更多的,只是没有一个好的办法来让他们为庙堂所用。” “这种国家大事,也不是我们这些人就能商谈决定的,我认为,陛下应当召集大臣们,一同来商议这件事,或者,单独召见他们,一一来询问。” 刘长摇着头,“朕已经提了几次,大臣们都没有什么好的意见。”“陛下,臣想起一件事来。”“你说。” “先前太尉重组三军,需要布帛为大小令旗,令我往少府取,少府令说要等七日方能做成,不肯与我,奈何太尉要的急,几次派人催促,称要以军法处置,少府令便想出办法,令人带布帛往百姓之家,以钱令妇制旗,数百户同制,一日乃成。”周亚夫认真的说起了这件事。 刘长若有所思的问道∶“你的意思是...只要朕逼得够紧,群臣就能想出办法来?”周亚夫摇了摇头。 “臣只是想说,少府令这个人,非常能干,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