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章 (第2/3页)
来查看,或是亲自来问详情。 司空张喜也在其中。 认出是王邑,张喜吓了一跳,却没敢吱声。 他与王邑也有些渊源。 他的兄长张济与王邑的老师刘宽是好友兼同僚,他与王邑也见过很多次。 只不过时局动荡,上一次见面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听说河东叛乱,他原本还担心王邑的安全。看到王邑出现在廷尉,又受了刑,他本能的觉得可能和叛乱有关联。在了解真相之前,不能急于发表意见。 涉及到叛乱可是要族诛的,谁也救不了。 赵温在帐中也听得清楚,却不为所动,甚至不准属吏打听。 司空张喜来问,也被他以身体不佳为由婉拒了。 为了如何称呼袁绍的事,他现在不想看到张喜。 他也清楚张喜与王邑的渊源,想看看张喜如何解决这件事。 张喜站在帐中,如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踱步。 反复权衡良久,他派人去杨定营中找杨修。 —— 杨修身着朝服,冠带整齐,缓步走入大帐。 他在刘协面前停住,双手执版,恭恭敬敬地施了一个大礼。 正在审阅公文的刘协听到声音,抬起头。 见杨修宛如上朝一般神情肃穆,他愣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平静,缓缓放下了手中的笔。 “为王邑而来?” “是。” “你与王邑亦有渊源?” “王邑之师,故太尉刘宽文饶是华阴人,与先祖伯献公(杨赐)及故司空张济元江一起侍讲光华殿,亦曾与刘陶子奇共谏黄巾事。” 听到光华殿,刘协有点印象了。 光华殿是先帝读书的地方,请了不少名师大儒授讲,其中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