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_第20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5章 (第3/3页)

像段颎的名声那么差。一方面是皇甫规、张奂洁身自好,不依附阉竖,反而极力亲近儒生党人,近乎跪舔;另一方面,这两人的确是有点学问的,算不上大儒,算个读书人还是没问题的。

    贾诩夸张奂,又重点渲染张奂儒将的形象,很符合读书人的胃口。

    提倡教化,又迎合了读书人德育天下的伟大抱负。

    如果只是征伐,武人立功,读书人不能分肥,他们自然没什么兴趣,有事没事还可能鸡蛋里面挑骨头,找点毛病。

    如果强调教化,读书人有了用武之地,既能立功,又能扬名。

    同利同欲,才能同心同德。

    贾诩这是尽可能的争取文臣的支持,减小阻力。

    “先生的意思是教化?”刘协不太放心,又试探地问了一句。

    贾诩说道:“陛下所言甚是。自古圣王治天下,必兼用文武。以关中为例,自周平王东迁,秦非子居其地,周之故国沦为化外之地,向不为中原衣冠所接纳。汉兴天下,立都关中,又纳董仲舒之策,广兴太学。百年间,关中郁郁乎文哉,有周之遗泽。此乃教化之功也。”

    贾诩话音未落,士孙瑞便赞了一声:“然。侍中之言,颇合王道,庶几近乎帝道。”

    大长秋苗祀忍不住嗤了一声:“侍中言过其实矣。关中虽是周之故国,若论郁郁乎文哉,却非长安,今日之洛阳才是周公之城。可惜,如今又被董卓一把火烧为灰烬。”

    贾诩面不改色,佯若未闻。

    士孙瑞忍不住说道:“周公之城在洛阳,周公之政却在关中。夫子所从之周,乃是镐京之周,不是成周之周。大长秋痛惜洛阳,其心可悯,含糊其辞,则不可取矣。”

    苗祀大怒,长身而起。“卫尉欲与我论学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