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二) (第7/8页)
多种。西安半坡陶刻上的符号,其年代为公元前4500年左右,距今大约7000年。属仰韶文化遗址里的符号已有“|∧×+|||巾ㄒ”等。 从贾湖与半坡遗址里发现的刻画符号已有“—∧”这种符号,这是距今七、八千年前就出现了的符号,这比传说的伏羲时代要早,这是在考古学上划分为新石器时代。那时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那么,我们要说的“六十四画符号”就是在原始社会里的刻画符号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系统化的记事符号,因为“六十四画符号”里的每组符号的基础符号正是有“—”与“∧”(这个符号到西汉时期演变成“一一”这种写法)组合出来的。当然所谓的“八卦”符号里的两个基础符号也是由此组合的。现在人们看到今本《周易》里有完整的一套符号,即有“六联体”符号组成的六十四个不相同的符号。但人们习惯称那些符号为“八卦”符号,或“六十四卦符号”因人们认为那些符号是有“八卦”符号重迭组合而来的。以下是“八卦”符号、名称及取象(即今本《周易》里的八卦名称及取象。因图片无法上传,故略)。m.zwWX.ORg 南宋时代朱熹编了一首“八卦”‘歌’:“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背熟了这“八卦”符号歌诀,对从事算卦批命者起卦,看卦就有了帮助。现在的八卦纳甲算命的算卦书,都有这些“八卦”符号以及这些八卦符号的每种符号的各种事物取象的讲解。如什么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则为先天八卦。 而后天八卦则是:"一数坎来二数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数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