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十六) (第6/7页)

不平等的罪恶专制制度类比寻找出万世不破的理论根据来。

    可从无人质疑过,天为何是“尊”的,地又为何是“卑”的。由“天尊地卑”比附到社会里的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的政治制度上。中国古代哲人从天地自然中为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寻找到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理论根据来,为帝王家天下而服务的思想理论。而西方的哲人们却从天地自然里为人类寻找到天赋人权平等自由的自然法来,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系辞》里的占筮说法,以及神秘主义理念的建构,都与帝国政治需要分不开。传世的通行本《系辞》无疑在帛书系辞当时的文本上做过修定与编撰,才有了“大衍之数”,增添进去了筮卜方法的内容。把刚刚萌发出来对《周易》理性认识的种芽给遮蔽与埋葬。孔子对《周易》一书的理性声音再也听不到了。《系辞》却把八卦筮术说成是《周易》里的东西,又假托孔子之曰来迷惑人心,说《易》有“占”的一面。从帛书《易传》的出土考证下葬时间及帛书《系辞》的内容篇幅来看,不能不认为是帝国时期的产物,也没有理由否定不是秦汉之际的产物。

    《汉书·艺文志》里说:“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汉兴,田何传之。讫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学官,而民间有费、高二家之说……。”

    《汉书·儒林传》里说:“及秦禁学,《易》为筮卜之书,独不禁,故传受者不绝也。汉兴,田何以齐田徒杜陵,号杜田生,授东武王同子中,洛阳周王孙,丁宽,齐服生,皆著《易传》数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