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二十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二十五) (第4/4页)

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所以在专制文化的环境里,是不能直陈政治学说上的新观点,新范式,只能以隐喻象征去说事,否则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故而才有这似神秘的《太玄》与《易林》。但总观《太玄》与《易林》也不是什么哲学上的新突破,只是承继先秦儒家学说而已。

    而在东汉后期的魏伯阳却在幽谷深山,僻壤陋室过着隐居生活,却也写出一部叫《周易参同契》的书,却被道教者称为“万古丹经王”。用现在话说就是讲养生和炼气功的书,但又不全是这些内容,也有身在江湖而心系朝廷方面的政治理论。总之是神教、道术、王道政治混合一炉的学说。虽看似个大杂会,但偏重于练丹、修炼、养生上的神秘功法之说,被道教者和想修炼成仙者所吹奉。

    虽然魏伯阳用《周易》之名,而非解《周易》之理。而是通过前汉的卦气,阴阳之说而建立起其他的“丹道易”说,是前期“象数易学”上的一种新枝,实与《周易》一书不相干。

    总之,两汉的“易学”不同与先秦的“易学”,两汉“易学”偏向了“象数易”,这“象数易”的发展与盛兴来源于《系辞》、《说卦》的理论影响。西汉讲“象数”,实是亦筮亦理的《易经》(今本《周易》加“十翼”)之学,也是宋以降“象数”理论的来源。

    汉“象数”易学,实与本源《周易》不相干,是帝制初期把“繇题”《周易》篡改出来的卦爻式《周易》(即今本《周易》)而产生的“八卦象数”之说而已。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