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一) (第2/6页)

句话。数目字称爻题,爻题后面的文字称爻辞。只因筮术上从“六十四画符号”派生出“八卦”符号系统,又把那些卦符号分阴分阳,即用“九·六”之数代表爻画性,这“九·六”之数自此也有了阴阳属性。这样今本《周易》里的“卦画符号”与“数字爻题”,也成为今本《周易》里不可分割的内容,并且被认为是《周易》里的主要内容,由此对今本《周易》一书的研究,形成了两千多年蔚为壮观及历久弥坚的“象数”易学(也称传统易学)。

    自巫史把《周易》原创文本改造“繇式”到“爻式”,无论春秋时期巫史用“繇式”的《周易》用于卜筮。而“繇式”的《周易》被再次改造成“卦爻式”(即用“九·六”数字作“爻题”)《周易》。把“繇式”结构的《周易》改造成“卦爻式”结构,是为了增加进去阴阳学说的东西,但目的同样是为了卜筮人事吉凶。这就是我们今天所传承下来的今本《周易》,而今本《周易》是被巫史用于占筮之目的,所改造过的《周易》文本,已不是《周易》原创文本。原创《周易》既没有“八卦”象符(即八卦取象及“八卦”符号说法)称法,也不是以"数目爻题"的结构形式。原创《周易》也根本不称卦,而是有六十四篇文章组成的一部政治哲学书。

    在"《周易》文本说"里已知原创《周易》一书里虽有“六十四画符号”,但还不是“八卦”卦学符号内容,而只是做为文章序目排次的功能之用。原创《周易》被巫史改造成“繇式”结构,其目的是揲蓍卜筮有关。早期的揲蓍引入到“符号”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