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8 (第2/4页)
。” “太好了!”孙权说。 “不行!”孙策说,“孙权才十四岁!” “十五了。”周瑜说,“虚岁十五。” 孙策说:“十五岁能做什么的!让他带兵吗?” 周瑜漫不经心地批注阅兵册,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不培养孙权打仗,让他成天在家里闷着做什么?你调子敬过来,还让他带上孙权,除了练兵,我不信你没别的想法。” 孙策说:“可是十五也太小了点,流箭无眼,曹cao的儿子死了也就算了,我自己弟弟,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娘不杀了我啊!” “什么叫曹cao的儿子死了也就算了?”周瑜哭笑不得道,“咱俩从孤山追到巢湖边上那年几岁?你自己说?” 孙策不说话了,他和周瑜再见面的第一年,也才十六岁。 他若有所思地看着厅堂上挂着的风筝,突然说:“这么一眨眼就五年了。” 那一年,周瑜的父亲去世,孙策牵着风筝的线,站在竹筏上,迎着万里秋风,杳阔晴天,慢悠悠地划过巢湖。 回想过去,恍若隔世。 “行。”孙策说,“你得看好他俩,别出岔子。” 数日后,孙权便加入了孙策的吴军内。以周瑜的想法,是让他接手孙策的亲兵,别的人都不一定信得过,只有孙权是最可靠的。 当然,周瑜自己心里最清楚,有的时候即使是亲兄弟,也不一定可靠,历史上兄弟阋墙、手足相残的事还少吗?但他很有把握,有自己看着,不会有什么事。毕竟孙权一半是孙策带大的,一半则是自己带大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