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6章 (第3/3页)
早不是一颗鸡卵子舍不得买的时候,但一家人依旧为这枚自产的蛋十分高兴,阮氏拌鸡食的时候,额外多加了一小把糙米奖励‘功臣’。 这个年,秦家过得低调又热闹。 翻年入三月,动工了足有两月的房舍终于完工。 秦家里外大变模样,占地宽敞不说,有的还用上了砖石材料。 南北两向屋舍全都换成卷棚悬山样式,打外一看简明干练,质朴中透着一丝美感。与朝那头开门的铺子建筑呈一致,旁人打眼就晓得这是一家。 家里凿了引雨暗渠,重新打过地面,再不是从前下雨就黄泥裹足的狼狈态。 阮氏踩着花石小径,先去菜畦挖了一把生芜,打算焖上一罐子蹄花汤,正好配合点缀。 往灶屋去,路过东屋窗下,听见里头二娘和声和气,在同收来的四个织娘讲为何织出来的布匹不匀。 阮氏早已学过这一堂,露出笑来,悄默声地离开。 一晃就是正午 东屋门一开,四个织女娘恭敬地跟秦巧告别,目送这几个离去,阮氏问道:“学得如何?” 秦巧点点头:“还没让上机子呢。下晌歇过,看她们上手吧。” 生棉丝织棉布,她领着学过,收的四位学工都已有自己的织品。开春后,春蚕出线,她下一步打算带着几人出丝绸品。 阮氏:“我听翠柳说,早前织成的都是坯布?” 秦巧点头:“坯布价低,县里铺子很多不愿意收,收了人家还得寻染坊再印染。前期让她们坯布,是想练手,懂得使唤机子。熟练了,就得教授色织。” 说到色织,阮氏想到东屋中二娘一贯用的织机上的料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