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大龄宠妃_清穿之大龄宠妃 第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大龄宠妃 第53节 (第3/9页)

得烧钱,如今还叫她募捐……贵妃年例只六百两,等于一下去了两年半的俸禄,简直要命!

    愉妃不愿与令妃比肩,遂出了八百两,好在如今永琪在朝中当差,她肩上的担子也轻了不少,这些钱数目虽多,对她而言还不算十分吃力。

    舒妃小气,加之境况实在窘迫,只肯出五百两,就这已经叫她肝疼了。

    再往下的几个嫔,或三百两,或二百两,不一而足。

    郁宛本来想照例减一等的,可盘点一下自己的小金库,有令妃送的三百两银子和珍珠,乾隆前前后后也多给了她不少银子,加起来竟有小一千数目——到底是做善事,不必太悭吝,就当积福罢。

    郁宛便量力而行,写了个二百两上去,又怕后头的难做,便说只是自个儿的心意,请她们无须顾虑,随意即可。

    其实贵人以下的低等嫔妃多半是攒不下多少银子的,连独居一宫的资格都没有,月例还得主位娘娘去领了之后再分发到她们手中,这其中有没有缺斤少两也少不定,赏赐也是难得,阖宫那么些人,皇帝哪能个个记着,小透明们能混个温饱就不错了。

    别说几两,哪怕捐几钱银子都是要她们的命,只是彼此争先恐后,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罢了。

    郁宛虽自己不曾体会到这些苦楚,但却很能感同身受,便笑着对那拉氏道:“依臣妾看,也不必拘泥捐钱捐粮,如今天气严寒,回部的将士们必然也在忍受冻饿之苦,咱们这些后宫女眷虽不能上阵杀敌,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多做些棉衣棉鞋托人送去,您看可好?”

    这话正合了那些答应常在的心意,比起出钱,她们当然更乐意出力,谁还不会点简单的针线活呢?且棉衣棉鞋不比银子直观,也无需互相攀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